制度是治理干部“走读”的“硬杠子”

发布时间:2014-09-25 07:48:12 中国社会新闻网

 

  据人民日报报道,“干部像候鸟,频往家里跑;白天寻不见,晚上影难找;办事得赶早,晚了就白跑”, 这是群众对一些基层干部“走读”现象的生动描述。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针对部分基层干部“上班到岗点卯、下班走人回城”等现象,各地深入开展整治干部“走读”,让干部安心“住读”,不再当“候鸟”。(《 人民日报 》9月23日)

  近年来,随着异地任职、挂职、交流的乡镇干部增多,形成了一个新的干部群体,这类干部“早晚生活在城里,白天工作在乡镇”,生活城镇化、工作机关化,群众称之为干部“走读”。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有效治理干部“走读”现象,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转变领导干部作风,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有的地方印发了《治理干部“走读”实施细则》。“细则”主要就考勤、值班、请假、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干部管理,并开展经常性督促检查,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对执行制度不严、干部“走读”现象严重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追究党政主要负责人的责任,以此改变“上午下乡下午回城”、“蜻蜓点水忽悠一天”等歪风陋习。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长期“走读”的干部将进行批评教育和责任追究,从而落实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在治理干部“走读”问题上,不仅要用机制的“硬杠杠”实行干部有力监管,还要从改善干部生活条件入手。可以把清退出来的办公用房作为值班人员休息室,乡镇机关食堂提供工作日驻守和双休日、节假日期间值班人员的正常伙食供应。通过保障干部基本住宿需要和不断改善生活条件,使干部本人满意,真正安下心来搞工作。同时,还要加强思想教育引导,树立起为民办事,心系基层的正确思想观。借助民主生活会、集中学习等方式加强乡镇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扫除慵、懒、散的消极思想,狠刹“踢皮球”、“空头支票”等不良风气,强化乡镇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笔者认为,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将作风建设的成效体现在了治理“走读”这一具体事情上,也通过治理“走读”进一步撬动了基层干部队伍作风的持续好转。总之,只有“走读干部住下来,作风才能实起来”。只有扎根工作地,融入群众生活,同甘苦共患难,干部才能用心谋未来。(文/光莉)

编辑: 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综合
0
延伸阅读
a04-正文-广告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