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资金不专项,文化设施成摆设

发布时间:2015-05-26 09:59:58 中国社会新闻网

 

  新华网广州5月24日电(“新华视点”记者叶前、乌梦达)文化部近日公布的统计显示,2014年全国文化事业费达583亿元,相当于全国人均费用超42元。除了直接的惠民文化资金外,中央和地方财政还设立了规模庞大的各类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文化企业。2010年以来,中央财政已下达192亿元,各地财政也有数亿到上百亿元的支出。财政专家估算,每年各级财政累计的群众文化活动和文化产业专项资金达数百亿元。(摘自新华网)

  文化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个人修养的体现,社会和谐的表征,更是国家强大的泉源。巨大的文化投入提升了文化公共服务水平,也扶持了一批企业的发展,但是调查发现并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反而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的分配出现了权钱交易的暗流。

  国家大量设立了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可这些专项资金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有的地方兴建奢华文化设施,有的地方耗资数亿元、比照国家大剧院建超豪华剧院,号称打造“文化标志性工程”,建成后却鲜有演出,文化设施“空有高楼没有文化”,这些造成了专项资金的浪费,有些掌握资金的部门只是为了把钱花出去交差,至于这笔钱有没有花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则完全不管,结果导致了一些‘形式工程’,造成巨大浪费。

  当前文化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还存在盲目使用、补贴不当、存在腐败空间等问题。补贴的企业存在两个倾向:民营企业多是关系户,还有一部分给了国企和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多是领导的关系户;而获得补贴的国企和事业单位,很多从事的与真正的文化产业相距甚远。文化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科学性、准确性不高,有的地方项目监管不到位,存在擅自改变支出用途、支出超标、违反政府采购和招投标规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不合规等问题。这些问题都说明了文化专项资金存在腐败的空间。

  当前文化设施虽然健全了不少,但任然存在文化设施成摆设的问题。一些地方的建设和管理因不切实际无人问津,沦为摆设,一些“文化惠民”活动老掉牙,根本无人参加,有的文化场所设备陈旧,管理不善,项目单一,逐渐走向衰落。

  文化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不当的根本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还未真正到位,重大事项和重大资金使用尚未建立起决策科学、执行有力和监督有效的依法行政程序,所以要逐步做到建设标准化、成本细节化和管理规范化,使文化专项资金真正的用到实处。

编辑: 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综合
0
延伸阅读
a04-正文-广告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