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本由商人所写的“行贿日记”牵出的腐败窝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29名党员干部被严肃查处,其中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财政局原局长宋振兴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办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情况看,不少腐败官员都与不良商人存在利益往来。专家表示,这种不正常的“官商关系”,腐蚀了干部、败坏了社会风气,当前亟须通过多种方式构建起新型、正常的“官商关系”。(4月13日,人民网)
近年来,官员落马后常会有各种“传说”流出,最常见的有:站错队、得罪“大人物”等等,甚至还有“抢了领导的风头”这样的奇葩说法——湖北落马副省长郭有明、河南三门峡原书记连子恒都曾被曝喜欢抢风头。尽管这些传说最终很难得到证实,却依然值得玩味。官员落马,应该是反腐的成果,也是他们违法乱纪的必然结果。坊间本应由此生出对法律法规的敬畏,以及“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感慨;为何却有人非要打探那些“幕后的故事”,甚至热衷于将官员落马归咎于某些荒诞不经的“传说”?
毋庸讳言,现如今某些贪腐官员之所以得以暴露,确实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屡屡发生的小偷反腐、小姐肃贪等事件,便是明证。某些官员贪腐时间跨度大,贪腐金额也非常惊人,却一直能够潜伏得很好,只有通过偶发事件方才落马。类似现象频频发生,难免会造成并强化公众的思维定势:“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只是一种愿望,不少贪官落马其实都是“不小心”造成的。坊间甚至还流传着“反腐是把锤,锤到谁谁倒霉”的说法。
另外,不得不承认,虽然现在反腐败已经逐步纳入法治化、制度化的轨道,但制度反腐并未完全成熟,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依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贪腐窝案比较突出,一些贪腐官员编制了严密的腐败网和关系网,有的还有保护伞。这也就是为何一旦官员落马,立即就有人分析“他到底得罪了什么人”的内在逻辑。
说到底,反腐败最终还是要靠制度、靠法治,只有建立起完备的反腐法律法规体系并依法办事,才能让“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成为一种必然。同时,也才能增强全社会对反腐的信心,不再信“传说”,而是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