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慈善书画家王韬闰先生专访

发布时间:2014-12-01 09:38:23 中国社会新闻网

千金散尽 财富得失引发人生感悟

春风化雨 点滴爱心积聚慈善力量

9月8日正值中秋佳节,家家户户都忙于吃月饼、烹制佳肴、赏月、庆祝团圆等节日喜庆活动。上海慈善书画家王韬闰先生一大早就来到位于普陀区延川路71弄一个居民小区内的悦苗残疾人寄养院,看望在这里生活的残障少年。

三层小楼的悦苗寄养院租用小区内的空置的幼儿园场地,园地面积1502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858平方米,花园操场800余平方米,虽然设施简陋但打扫布置得清洁、温馨。

据了解,悦苗残疾人寄养园是一所寄宿制的民办非盈利性社 会福利机构,由原黄埔区民政局副局长吴忠伟于2003年11月个人筹办,寄养的学生大部分是智力障碍的青少年,也有少数肢残、聋哑、眼盲和精神残疾的学生。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最小的8岁,最大的48岁,大多数都缺乏生活自理能力,需要照顾。寄养院现有学生108名,教职员工38人,由于场地的限制,床位已满,可是报名的电话差不多每天都有。

由于民间慈善机构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悦苗残疾人寄养院虽然每人每月收取1600元寄养费,但由于很多残疾孩子父母也是残疾人或是单亲家庭,很多人无法及时交费,虽然有爱心人士捐助支援,但经费还是很拮据,教职员工们总是将有限的经费用在孩子们身上。到目前为止,寄养院员工平均月工资只有2200多元,却要承担繁重的护理、教育、康复训练等工作,没有爱心奉献的精神几乎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

作为民间慈善的热心参与和组织者,三年来,王韬闰已经形成了惯例,每个月两次,定期到悦苗残疾人寄养院来看望智障孩子们。去年他建立了“雅风堂”公益微 信群,每次寄养院需要志愿者都会在群里发消息。

中秋节这天,王韬闰带了公益群里的一些志愿者过来,其中有一个志愿者又带了好几个朋友一起过来,共接近40人陆续来到悦苗寄养院,先听创办人吴院长讲诉悦苗的概况,参观院区,陪孩子们聊天、玩游戏、户外运动,欢度中秋。大家给孩子们带来了中秋月饼和食用油、大米等生活必需品,临走的时候部分志愿者还给悦苗院捐赠了爱心善款。

从小受到善的浸染

王韬闰既是上海熙艺网营运总监、又是中国板桥书画院副院长、上海海上书画院研究员,兼有企业家和艺术家的双重身份,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沪上知名民间慈善人士。王韬闰投身公益慈善可以从小时候的家庭环境说起,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一颗善心,但这颗善心每个人打开的程度有大有小,打开的时间有早有晚,有些人由于家庭的教育背景、父母耳濡目染、以及宗教的影响打开得早一些,有些人只是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领悟、打开得要晚一些。

王韬闰原居江苏盐城农村,小时候受母亲的影响比较大,他告诉我们,我的母亲是个残疾人,她小时候脚部生疮,由于当时家境不太好,延误了治疗时间就形成了跛足。我小时候对母亲的印象就是弱小的身躯,一瘸一拐,因此从小我对老弱病残就有一种怜悯心、同情心。

母亲对我影响至深的另一个方面,是母亲的心地很善良。我小时候家在农村,家境不是很好,但是偶尔也有改善生活的时候,当家里有鱼和肉的时候,当母亲包了饺子或者馄饨的时候,母亲总是叫我的小名:老三,到锅里盛一碗,送到东家,再盛一碗送到西家。当时我也不解,为什么我们要送给他们吃,母亲说,你不懂,你送过去再说。

家里有什么好东西母亲总是忘不了别人,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懂得分享“,但当时母亲并没有这样的理念,只是自然地出于朴素的做人道理,母亲用她的善良给我们树立了为人处世的榜样。尽管母亲身体残疾,但她的心灵是完美的,从小耳濡目染之下,我们的性格行为受到了深深的影响。

到我的中学时代,正好碰上70年代学雷锋的大潮,打开教材、报纸刊物看到的内容经常和“学雷锋做好事”有关。当时我在学校里担任团干部,品学兼优,经常组织同学开展 “学雷锋“活动,盐城区委、县委包括学校都给了我很多荣誉,人越是受到鼓励就越是激发自己向好的方向发展。

经历人生的跌宕起伏

就这样一直发展直至到苏州读完大专,毕业后回到家乡中学任教,做了两年中学老师。农村生活是困难、拮据的,为了改变家庭贫困的状态,88年王韬闰辞去教师工作,到上海谋求发展机会。

初到上海,王韬闰选择了学汽车修理作为谋生的技能,由于王韬闰好学、有一定文化底子,学了两三年后他就开始搞个体经营,后来又承包了一个汽车修理厂,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做汽修行业做了十几年,发展到后来专修高档轿车,颇有小成。

一直到2003年,王韬闰汽车修理厂的土地被占用了,当时正值房地产行业蓬勃兴起,房价开始节节高升,王韬闰决定用做汽修积累的资金参与二手房交易,买进卖出,收益丰厚,王韬闰名下的资产累积了十几套房子。

到了06年的时候,股市行情很好,王韬闰于是转战股市,从06年一直炒到07年,房价当时涨幅缩小,而股市涨得很快,王韬闰失去了理性,不断地把一套套房子卖掉加大投资,十来套房子本来还留了两套门面房,后来除了住房之外一套也不剩,股票账户市值最高的时候达到上千万。

07年股市达到6124的高点,股市专家还在不停地鼓吹指数还要站上10000点,人心的贪婪使得他没有从这次股灾中逃脱,08年金融风暴股市跳水,指数从6124点跌到3000多点再跌到1664点,看着自己的财产不断缩水,这几年曾经辉煌的成就在股市中逐渐消失,王韬闰心里痛苦而焦急,但他还不甘心,仍然幻想东山再起。

股市疲软,王韬闰的家产08年09年基本上全部亏完,之后还发生了最为不可理喻的事情,为了翻本,带着侥幸心理他开始炒白银,1:10的杠杆,结果是彻底的惨败,把几年来所有的积蓄都赔了进去,包括股市里的资金都抽出来做白银,把股本也全部赔光了,全军覆没。

经历了从有到无的过程,王韬闰眼看着自己的财富一点点消耗殆尽,而且这不是一瞬间发生,而是几年中一点点地流失,他仿佛感到有一把刀一块一块地在他身上割肉,要将他凌迟处死,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是难以向外人描述的。但现在,王韬闰讲诉这些往事的时候,语气是平静的,仿佛在说别人的故事。

在痛苦中领悟人生 投身慈善

失去了所有之后,王韬闰感觉人生走入了迷茫。2011年,他去找高人指点迷津,算命的、佛教的、道教的大师、高人找了不少,大致都说出了他的人生注定要经历这样一次坎坷,留不住财,大起大落。王韬闰心里渐渐明白过来了,这些事情都已经成为过去,但心里还是有一种悲伤、苍凉感,毕竟奋斗了这么长时间,同时对于家人也有一种愧疚,财产的波动对于家庭的影响是很大的,幸运的是妻子和女儿最后都没有责怪他,反而还鼓励他面对现实。

同在2011年,王韬闰拜了一位师父,改变了他的人生。这位师傅是江苏省射阳县息心寺的方丈了尘大和尚, 作为修行人,了尘师父身上充满了正能量,年岁虽不是很大,但道行修为深厚。师父常常和王韬闰谈论人生真谛,讲财富、讲生死、讲名利得失,他总是说对名利财富要看淡、随喜随缘。

同时他也谈到,失去未必是坏事,当人在失去的同时,也在收获另一个层面的东西。凡事都是辩证的,有失有得,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当一个人幸福、得意的时候,不要忘记灾祸就隐藏在旁边,反过来,当一个人遭受苦难的时候,也要知道,幸运也许就在不远的地方。古代传统哲学的精华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懂得顺应自然、得意不忘形,失意不丧气。

王韬闰说,失去了财富之后,我开始坐下来思索和反省自己。同时我认真研习佛学经典,佛教诲我们一心向善,人要有慈悲心,人生的名利财富都是虚空的,是一种表象,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要执著于追求这些虚空的东西。人最大的痛苦来自于欲望,欲望越膨胀,痛苦越大。事业上的跌宕促使我重新思考,使我内心逐渐回归平静,这是我感到最欣慰的地方。

这时,一个偶然的机会王韬闰接触到了慈善事业,开始投入其中。他说,2011年,我一个侄儿在外企工作,企业有社会责任部门,经常在周末的时间组织员工去福利院看望智障儿童,他邀请我一起去看看,我欣然同行,在福利院第一次看到那么多智障儿童,给我的心灵带来很大的震撼,以前只是偶尔在马路边看到过一些智障、讨饭的,现在一下子看到同在蓝天下,有这么多不幸的人存在,感觉这些孩子真的很无助、很无辜。

我好像一下子顿悟了,我所失去的那些财富,和这些孩子的不幸相比,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就算我一无所有,和他们相比我还是多么地幸福啊!同时还领悟了一个看似平常的道理,人活在世界上,健康是最重要的,能够健康地活着,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如果失去了健康,人拥有再多的财富也没有了意义。在这些孩子身上我悟到了佛菩萨所说的“五蕴皆空”的道理。

反观自己,我虽然失去了财富,但社会上还有这么多的弱势群体,我比他们健康,比他们幸福,我要更加珍惜自己的健康状况,我还可以重建自信心,我希望自己能够重新富有起来,但目的已经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帮助这些孩子。我发愿:在有生之年,只要自己有能力,就要尽可能地帮助这些孩子。

我给自己定下规矩,每个月至少两次到福利院看望这些孩子。当我来福利院形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我发现这些孩子把我当做他们的家人,他们会叫我“爸爸”,很开心地抱着我。

有一次我抱着一个七八岁的残疾儿童,她的眼睛有点盲,但我能感觉到她心跳的频率和我的很接近,她的表情在微微笑着,当我要放开她的时候从她的肢体感觉到她有一种依恋,不舍得放开。我抱着他们其中一个的时候,其他孩子也会围过来,流露出也想抱的渴望。

我这时候想到,这些孩子更需要的,可能不是物质,而是精神上的安慰,我有时候想,慈善是什么?慈善仅仅是钱给予的吗?其实慈善不仅仅是给予钱,更重要的是给予一颗心!

我们可以用健全的心智,用完整的躯体,去拥抱这些不幸的孩子,去包容爱护这些残疾人,同时我感觉这些孩子虽然肢体或是大脑不健全,但他们的心灵是单纯的、美好的,相反我们社会上有许多肢体健全的人反而存在心灵不健全、人格不完善的现象。我们帮助他们的同时也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和学到很多。

用大爱之心推动民间慈善

2013年,王韬闰在微 信发起一个爱心公益群“雅风堂”, 坚持每月发起组织两次公益活动,有时候去残疾人寄养院,有时候去敬老院。单单2014年就组织了15场公益活动,每次活动人数都在20人以上,前后有数百人自发参与过“雅风堂”组织的助残敬老活动。

王韬闰告诉我们,每一次的活动都有很多来自四面八方、原来素不相识的人因为爱心走到一起,这其中发生过许多感人的事情。有一次活动,一个家住盐城的女孩子王清决定开车过来参加,但因为雾霾天气加上路不熟开过了头,开到苏州去了,再折回来赶到寄养院已是下午两点,这时候活动早结束了,我在寄养院等她到达再单独带她参观介绍,结束后她再三感谢我让她有了亲身体验的机会,为了参加这次爱心活动她风尘仆仆、来回驱车共700余里,临走时还将自己带的所剩不多的钱捐了出来,此后她有时间仍然坚持参加“雅风堂”的活动。

还有一个常熟的理发师阿祥几乎每次活动都过来参加,我担心他太远不方便就提出不用每次过来了,但阿祥说不麻烦,非常珍惜有这样的献爱心的机会,每当悦苗的残障孩子们需要理发服务时,他总是义不容辞地过来帮忙,今年已经3次为孩子们提供服务了。

王韬闰说,这些年来,他发现身边开始进行慈善活动的民间爱心人士越来越多,他认为,这是社 会进步的表现,只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自发地去帮助弱势群体,社 会才会充满和谐与爱,我们的幸福感才会提高。

在人生低谷中,曾在中学阶段拜师学画的王韬闰捡起了搁置已久的画笔,寄情丹青,潜心钻研,再加上同道前辈指点,画艺日臻成熟,渐成一格,在书画界有了一定的地位和名气,书画和慈善在他手中相得益彰,互为辅助,融洽地结合起来。

每年5月第三个星期日是全国助残日,王韬闰希望为推动助残事业尽一点力,于是为此发愿:今年5月18日这天要在上海举办一个圆梦助残晚会。令人失望的是,晚会在筹备过程中没有拉到赞助,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王韬闰个人出资近8万元组织举办了一场名为《用爱心点亮美丽生命》大型公益爱心助残圆梦义卖义演活动,邀请了社 会各界爱心人士、艺术家、慈善家,志愿者及残疾智障儿童近三百人参加,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各方的肯定。王韬闰个人在晚会上捐出自己创作和收藏的作品100幅,筹得善款近10万元,全部捐给了悦苗残疾人寄养院。类似这样的慈善活动,王韬闰还参与过很多。

王韬闰表示,长期以来,我们社 会有一种误解,好像公益慈善是有钱人的专利,说到慈善就是捐钱捐物,每年的慈善排行榜出来,普通人只要看看那些捐款的人名和数额,感叹一番;出了什么天灾人祸,看到新闻中企业、名人、富人捐了多少了解一下,可能也会参加街道、单位组织的捐款活动,略微表示一下就和自己无关了。

王韬闰认为,这是对慈善的一种误解,其实慈善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慈善不仅仅是物质的、金钱的,更是感情上的关心、精神上的支持、鼓励和安慰。有实力的人大力支援,捐钱捐物当然好,普通人也应怀有慈善理念,对家人、对朋友、对同事、客户、乃至陌生人仁慈友爱,对身边的弱势群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行,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次陪伴和聆听……,这些,都是慈善,因为慈善不仅仅是金钱和物质的给予,更是心的给予。

当我们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主动自发地去关怀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社 会风气是否会变好?各种欺诈、暴力等负面的东西是否会减少?从这个角度来说,普通人的慈善意识、慈善行为更值得大力提倡和发扬。

记者 欧阳静

延伸阅读
a04-正文-广告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