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12月8日-10日,德州禹城组织副科级干部和执法人员开展了一次网上普法考试。通过此次考试,进一步提升了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思想意识,充分调动工作人员学习法律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加快推进法治禹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特点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而重中之重是要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质。
推动依法治国领导干部是关键。通过20多年的普法,领导干部法律意识得到增强,法律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和推进国家法治化管理的自觉性并不十分强,尤其是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环境下,能够做到依法执政,没有很强的法治意识、很高的法律水准和法治素养是很难胜任的。近年来,许多违反可持续发展要求,不按科学规律办事,随意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十分严重,其对法治的破坏及其的恶劣影响,多少年都难以消除。因此,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应把领导干部作为普法的重点,把普法的目标侧重点放在提高法律意识、增强其法治观念、法律素养和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自觉性和实际能力上。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做到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为此,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水平至关重要。要切实加强各级领导干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法律素养和依法执政、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
干部必须掌握履行职责必需的法律知识、确立崇高的法律意识、通晓必要的用法途径。对干部来说,学习法律知识,一是法律知识面要广,二是对法律精神的理解要深刻,三是要务实。干部要树立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称。首先在于认清法的本质和作用,特别要注意防止把党的政策与法律对立起来,充分发挥法在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中的作用;其次要善于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的变和制定法律法规工作中的定的关系,使现行法律体系的长期效应与短期效应更好地结合起来。
最根本的是法治观念的增强。法律意识中最核心的是弘扬法治精神,使依法治国的意识成为领导干部的根本理念、追求和信仰之一。干部要树立如下法治观念:宪法和法律有极大权威的观念;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观念;法大于权的观念;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观念;权力必须受到制约的观念和程序法并重的观念等等。在此基础上,把遇到问题学法、重大决策依法、开展工作合法、处理问题靠法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基本习惯,善于通过法律途径实施领导。
要把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让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文/云淡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