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应有,但应实至名归

发布时间:2014-11-05 07:43:36 中国社会新闻网

 

  一段时间以来,“偶遇新闻”频现。有“偶遇”领导干部乘地铁、坐公交的,有“不经意”得知领导干部下乡调研自带方便面的。偶尔一起不足为怪,但“偶遇”成风则令人起疑。(《新华网》,11月4日)

  领导干部下乡调研,轻车简从,自费伙食;领导干部躬耕街头,与环卫工人共同扫街;领导干部上下班,乘坐公共交通……这些本是一名领导干部厉行节约、亲民爱民的表现形式,应该为公众所认可和欢迎的。然而当下,诸如此类的工作方式一经报告,赢得的却大多是冷眼旁观,网络上更是一片戏谑声,觉得领导干部这样做就是一时兴起、瞎折腾,更是觉得领导干部这样做就是在为自己的政治生涯造势,沽名钓誉之心昭然若揭。

  缘何领导干部应有的工作方式,在公众眼里却成了神奇和不靠谱的表现?

  这样的局面与个别领导干部“计小利忘大利”的名利观息息相关,即个别领导干部只注重自身名利得失,将群众利益置之脑后,长期注重表面文章,脱离群众利益,活动来时就去走下把式、过下堂,照几张照片,让媒体播报一番,就觉得自己已经亲力亲为,为自己贴上亲民爱民的标签。然而时至今日,这样的领导干部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这样的瞬时明星效应,并不能为自己、为政府赢得真正的荣誉,反而会在之后,对自己的官声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更会对政府的公信力形成无形的损伤。故而,领导干部必须正确对待名利观,不求做奉献一生的圣人,但应主动将群众的名利置于首位,让自身追逐的名利服务于群众,以更多更好的实干,让这种“偶遇”不再是一种“偶遇”,让获得的名利实至名归,赢得共产党人这个光辉的称号。(文/汪章)

编辑: 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综合
0
延伸阅读
a04-正文-广告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