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政绩注水”必须选人用人导向正确

发布时间:2014-10-15 09:05:46 中国社会新闻网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日前公布辽宁省委对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的整改情况,其中包括对虚增财政收入问题以及招商引资弄虚作假的处理和改正情况。(《观点中国》,10月13日)

  一个乡镇的数据注水,全县就含水,经过逐级传导,最终有可能造成国家宏观经济数据失真。而经济数据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以及宏观决策和预调微调政策的出台。“看起来很美”的虚假经济数据,掩盖了经济运行的真实表现,还会损害政府公信力。因此,经济数据决不能成为橡皮泥和泡泡糖,捏捏吹吹都可以,必须杜绝造假,确保数真字实。

  “政绩注水”的出现,源于干部考核中偏重各类经济指标和“表面数据”,与某些追逐名利者推波助澜,引起恶性循环。遏制“政绩注水”,除转变以GDP论英雄的用人标准,应该依法治理“政绩注水”浮夸风。

  其实,数据大规模注水的主要原因不是统计人员的胆子大,而是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出了岔,背后是“唯GDP论”在作祟。一些地方基层干部认为,政绩看什么,无非是GDP、投资、财政收入那几项,你干不上去是没能耐,提拔上升也就没有希望,因此不得不吹牛造假。而这种错误的政绩观背后,隐藏着官场畸形的考核明、暗规则。

  针对“政绩注水”的整改,要在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上下功夫。因为,选人用人不唯GDP有利于领导干部既看发展成果,又看发展成本与代价;既注重考核显绩,更注重考核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能够防止和纠正以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换取经济增长速度,防止和纠正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政绩注水”现象,是为官者地道的腐败行为,不仅误了国,而且害了民。要想让干部不敢造假、不能造假、不愿造假,在加强审计检查等事中事后监督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完善政绩考核制度。各级党政部门要一级做给一级看,真正让踏踏实实干事、老老实实报数成为一种常态。(文/刘星雨)

编辑: 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综合
0
延伸阅读
a04-正文-广告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