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和客户端推出专题“中国传统中的家规”栏目,颇受关注。近期,该栏目推出郑义门家规,多角度介绍郑义门以《郑氏规范》的家规“孝义传家九百年”的传奇故事,让人震撼的同时内心受到强烈的洗礼(2015年5月25日,中纪委网站)
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占地约5000平方米,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自北宋崇和元年(1118年)至明天顺三年(1459年),郑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历时340余年,以孝义治家闻名于世。长达168条的传世家训《郑氏规范》,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其事载入《宋史》《元史》《明史》。郑义门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支撑“郑义门”的精神支柱就是一部名叫《郑氏规范》的家规,这是郑氏家族管家治家的法宝,指引着这个家族在历史长河中前行。《郑氏规范》将儒家的“孝义”理念转换成操作性极强的行为规范。历经几代人创制、修订、增删,它最终定格为168条,涉及家政管理、子孙教育、冠婚丧祭、生活学习、为人处世等方方面面,堪称世上最齐全的家庭管理规范。
郑义门十五世同族合居340年,家族成员友好和谐相处,这不仅凝聚家族精神,更重要的是靠家规对每个人行为的规范和家庭成员对家规的敬仰和模范遵守,家规就是家族成员道德的上线和家庭规矩的底线,引领和统一着全族上下每一个人的思想和灵魂。倡导孝义廉洁,勤俭朴素、关心他人,和睦乡邻,让族人正义、和谐、清廉、仁爱。特别是倡导清廉为政,严格约束族人为官清正是郑氏义门的一大特色。郑义门族人凭借好学的风尚和孝义的名声,从宋、元到明、清约有173人为官,官位最高者位居礼部尚书,竟没有一人因贪墨而罢官者,的确让人叹服。郑氏家族一纸家规蕴藏正义、和谐、清廉、仁爱的理念,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今天治国治家的启示和借鉴。对当前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也有着重要的警示作用。
我们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有清廉为政的家规,对自己家人、亲朋要勤提醒、常劝戒,谆谆教诲。要家人亲朋守住底线,不敢越池踩雷。郑义门家规中写道:“子孙器识可以出仕者,颇资勉之。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任满交代,不可过于留恋;亦不宜恃贵自尊,以骄宗族。仍用一遵家范,违者以不孝论。”正如为郑氏家族有如此严格的家规,才引导着子孙后代以为官清廉为荣、以爱护家族声誉为荣。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把反腐败作为党国生死存亡的政治斗争来抓,形成了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查案力度越来越大,执纪越来越严,党员领导干部更要保持头脑清楚,教育自己的家人、家属和身边人严守党纪国法,树立正气清风。
党员干部人人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法规,不仅有利于“小家”,也有利于“大家”,更有利于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