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根治“为官不为”的恶性毒瘤

发布时间:2015-05-13 10:41:38 中国社会新闻网

 

  日前,广东佛山出台《佛山市整治领导干部“为官不为”试行办法》,其中列举出七类具体行为,为“为官不为”者“画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除佛山外,辽宁、湖北、湖南、贵州等多地陆续出台相关办法,为“为官不为”行为画红线、列清单,同时采取将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等多种问责追责方式,力促官员为官有为、为官敢为。(新华网 2015-05-11)

  为官本当有为,而且要大有作为。“为官不为”,就是在其位不谋其政,对工作消极懈怠,其实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庸官懒政。比如,河北省安平县发改局不依法履职、主动服务,致使某项目长达两年未完成核准;江西省瑞金市国资公司由于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不敢作为的典型问题,造成国有资产闲置两年,等等。

  “为官不为”虽然没有“乱作为”的危害那般明显,但怠政、懒政、惰政,如同一剂慢性毒药,同样令老百姓失望,既贻误事业,又伤了民心,还损害形像。“为官不为”已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并散发出强烈的信号:干部不只是贪污受贿才会受到惩处,在现在岗位上长期“不在状态”,执行党纪政令打折扣、搞变通、混日子、结圈子,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推诿拖拉等,同样受到党纪政纪严厉问责。

  如果将腐败比作我们党肌体上的明显硬伤,那么“为官不为”的庸政懒政则是我们党肌体内的毒瘤。李克强总理曾明确指出:“尸位素餐本身就是腐败,不作为的‘懒政’也是腐败!”对不尽责、不履职、不干事的“为官不为”者,绝不可放纵,更不能宽恕迁就,必须问责追责。既要坚定不移抓反腐,更要持之以恒的治庸治懒——这样才是治厉之道,才能营造出干事、成事、不出事的良好环境,才能为干部队伍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扫清障碍。

  在经济新常态和反腐风暴的双重高压下,一些干部出现等待、观望情绪,庸政、怠政的现象逐渐蔓延。治理“为官不为”首先要责任明晰出“单子”,明确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划定干部“行为红线”,清楚告知可以做和必须做的事。其次要群众评判举“牌子”,一方面要加大履职能力、效率和质量等指标在考核干部中的权重;另一方面让群众能够参与,群众意见能够影响干部政绩考评和升迁。还要让为官不为者“失位”,要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氛围,通过创新激励机制,让有为者有位,不给无为者机会。

编辑: 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综合
0
延伸阅读
a04-正文-广告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