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纪委官网“晒”出了中国海运集团、中石化、中国科协等多个巡视点的问题“账单”。在发布的中国海运集团巡视问题“账单”中,首次采用了“吃里扒外”、“损公肥私”等罕见表述。中央巡视组指出:中国海运一些领导人员及亲友,“有的开办私人公司,依托中国海运经营同类业务,面上干工作,底下揽私活,吃里扒外”。(综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刚刚公布了对5家央企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专项巡视情况。这份通报显示,有央企领导在采购、并购环节内外勾结、权钱交易,甚至发生权色交易;而在内部管理上,带病提拔等问题多发,触目惊心。通报的5家央企分别为中国联通集团、神华集团、东风汽车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华电集团。
“链条式腐败”已经渗透到一些国企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呈现出大权大腐败、小权小腐败、无权生腐败的格局。在国有经营体制下,几乎所有权力都是在不公开、不透明的状态下运行的,经营者、部门管理者等的行为,能够受到约束的相当少。如此,就会形成庞大的“权力灰色地带”,使权力在这一地带中想怎么任性就怎么任性。
对于国企腐败问题,中央的态度十分明确,坚持从严治党,国有企业不能例外。2015年,巡视这柄反腐利剑已指向国企。中央决定,加大对国企巡视力度,实现对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巡视全覆盖。通过巡视等有效措施,一定要清除这些“国企蛀虫”,依据党纪国法严肃处理,公之于世,给人民群众一个交代。
必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不放松,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梳理分析“三重一大”决策方面发生的问题,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岗位的监管,加强和改进现有监督体系,落实好中央企业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方案,加快推进派驻纪检组试点工作,用好巡视这把“利剑”,加大审计力度,完善重大信息公开制度,打造“阳光央企”、“法治央企”,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近三十年国企央企的改革,由于仅限于经济体制改革,而未深化为政治体制改革,从而使一些央企国企沦为腐败的“重灾区”。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开辟反腐败的“第二战场”的契机,深化央企国企改革,“做好‘破’和‘立’这两篇文章”。让央企国企的主体由虚位变为实位,让央企国企的主要经营者由等级授职变为市场化选择,让对央企国企的监督由“同体”变为“异体”。(文/汪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