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电商是电商领域的下一个风口!”这是商派COO李治银近期在中国网上零售年会上的大胆预测。“未来十年,伴城镇化的迅猛推进,社区电子商务的成熟,人们将习惯在家中或生活的社区,通过线上线下双向接受诸如:健康、旅游、医疗、生鲜、金融、教育等产品和服务。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便捷地体验到家庭周边的各种民 生服务。“
李治银这一观点有七大理由:
其一、平台日趋同质化,社区更适合精选。平台商品总数早已超过15亿,随着模式和产品同质化加重,加上市场竞争激烈,P2P行业很可能重蹈团购、垂直电商等行业的覆辙,看似繁荣的背后,实则危机四伏。而社区电商更适合为消费者提供更精致化的选择,比如生鲜、百货、健康、旅游等居民的生活品质做文章,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更精准和精细。
其二、平台适合消费品,社区更适合民 生。耐用消费品是基于搜索的,消费者需要能有足够的耐心去研究挑选。而在城市人口越来越多的中国,社区商业更加便捷,对于一个便民平台来说,更适合生鲜、百货、健康、旅游等等关系民 生的产品和服务。
其三、平台的第三方快递体验赶不上社区的随时送货到府的便利感受。社区电商平台的优势在于以实用为主,“本地化”服务得到凸显。社区电商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集中解决了某一地域里面的某一种需求,对于那些当时就需要的服务来说,时间上更快,本地化的程度更加明确。
其四、平台是需求型消费、移动是冲动型消费,社区是介于需求型与冲动型之间。据尼尔森最新报告显示,中国网购消费者正日趋成熟,价格不再是影响网购的最重要因素。尤其在流量型平台,更多以需求为出发点的搜索购买行为,消费者的购物更加理性。而社区电子商务,一部分是基于生活必须的消费,另一部分则由基于周围邻里和朋友的推荐和口碑,更容易产生情感式的冲动型消费,群体效应发起的消费。
其五、平台是集中导流按能力分发,而社区型则更加碎片化。社区人们以个人爱好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例如时下流行的圈子、小组、车友会之类的;也有可能是为了某一种需求而走到一起的人,例如搞装修时候,就要去找装修论坛、社区;还可能是从事某种工作的职业需要,因而社区型电商更容易把准目标群体实际需求,做精细化的运营。
其六、平台是网友型服务客户,社区则是近邻型服务客户,更能精准的满足客户需求。平台基于单一用户积累消费行为,而社区基于家庭积累消费行为,既可获得丰富的消费初衷,也可以做完整的消费预测。
其七、大平台采取“渠道下沉”战略释放县域消费潜力,而网购年龄向萝莉和大妈两级拓宽则对成熟社区电商是极大利好。我们身边孩子网购、长辈网购的已不是新鲜事。据某媒体报道,在家长引导下,某市四成中学生“尝鲜”网购,甚至个别小学生也加入到网购大军。而社区电商很大一部分瞄准的是中老年人群体,这种商业模式被风趣地称为“大妈经济”。很多老人说,看到儿女网购价廉物美的东西其实很心动,早就想尝试,社区电商门店正好能适应他们的需求。而老年人最需要的,是能送货上门的生鲜食品、质量放心的家用电器,以及公用事业费代付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