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干部要有心系“大家”的大胸怀

发布时间:2014-10-15 09:30:10 中国社会新闻网

 

  一些家住城里的基层干部,不深入群众、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而是常常往家跑,被称为“走读干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入收官之际,共有6484名“走读干部”在专项整治中被查处。这是中央首次大规模集中处理这一长期遭诟病的干部作风问题。(《新华网》,10月12日)

  干部因异地居住,下班后回家看看,本也无可厚非。然像“干部像候鸟,频往家里跑;白天寻不见,晚上影难找;办事得赶早,晚了就白跑”这样的顺口溜在群众口中传唱时,我们神经不得不阵痛,“走读干部”不仅走坏了干部形象,走散了作风,走失了民心,而且疏远了党群干群关系。同时,在面临突发情况时,由于很难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有效处置,从而更容易造成重大损失,如贵州瓮安事件、云南孟连“7.19事件”因干部不在岗所带来的惨痛教训。

  而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乡镇或县级干部确因改善生活环境需要或孩子就学需要等原因,将住房买入县里或市里在所难免,这样看来,异地居住导致的干部“走读”将是一个长期存在,不会消失的现象。

  那么,如何化解干部“走读”带来的不良影响,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难题?笔者认为治理干部“走读”问题是不能一蹴而就的,也是不能依靠一两个文件就能制止的。而解决“走读干部”问题的核心应该还是在完善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考核制度的同时,要让“走读干部”的心不仅有“小家”,更要将群众这个“大家”放在首位,即在完善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考核制度的同时,更要在广大干部思想里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坚定扎根基层的奉献精神。

  为此,各地在晒出“走读干部”“成绩单”的同时,更应该结合当地实际,从作风建设考核制度和思想生活上打出组合拳,让制度管住“走读干部”不敢走、走不了;让思想帮助“走读干部”不想走、不愿走;在出台整治干部“走读”问题相关政策时,在原则和人情之间、为民服务和对家庭负责之间努力寻找恰当的平衡点,保障政策制定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文/汪章)

编辑: 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综合
0
延伸阅读
a04-正文-广告01